孩子怕生,有可能是对方太“热情”
怡禾心理:
您好!展信佳!
怀着万分复杂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。男宝宝1岁6个月,纠正胎龄1岁4个月。因为是早产宝宝,所以从小呵护就比较小心。宝宝也很不错,一直努力的追赶着,现在体重11kg,身高78cm。会说爸爸妈妈这样的连词。虽然走路不扎实,但会自己走。能理解大人的话。唯一让我比较忧心的一点就是:怕见陌生人。
表现如下:本来和我们玩的好好的,忽然有陌生人来家里,他就会特别老实,缩在我或者爸爸或者姥姥或者其他熟悉的人身边,甚至需要抱着。如果这个陌生人一直看他或者对他说几句话,他甚至会哭,很伤心的那种哭泣。这种情况大概从他九、十个月(纠正胎龄八九个月)的时候就开始了。
我也看过一些关于这个年龄孩子特点的书,有说是孩子“自我意识”开始萌生的表现。但我不太确定。家里人说是因为从小很少出去玩所造成的,他们认为多带他出去见见人,习惯就好了。其实天气好的时候我也经常带他出去玩,公园、商场,一些景点。去这些地方的时候宝宝并没有怕见人或者哭闹,相反还很开心。我个人觉得是因为这些地方不会有陌生人跟他对视或者逗他玩。
因为小区里有和他年纪差两三个月的宝宝,他们见到陌生人就不会哭闹。难道真的是我的宝宝有什么问题吗? 特别想请您用专业知识帮我解答一下,宝宝如此表现究竟是为什么?需不需要人为干预一下?
盼回复!谢谢!
回复
妈妈好,来信已经展读,感谢您的信任并且很开心能和你去探讨关于孩子怕生的问题。
正常的婴儿大多在4-6个月开始能分辨出熟悉和陌生的人,在熟悉的地方突然出现陌生人,或者见到宝宝可爱就想多看看或者玩玩,可是宝宝却一脸惊恐状甚至大哭,留下一脸尴尬的家人和不知所措的客人,这样尴尬的场面常常发生在6个月-2岁的孩子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。
不同个性的孩子同样认生、但是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反应,有的孩子会大哭、有的孩子会警惕地观察、有的孩子需要紧紧地贴着家人并深埋着脸…这些都是见到陌生人时常见的正常的反应。
因此,来信中提到:“玩的好好的,忽然有陌生人来家里,他就会特别老实,缩在我或者爸爸或者姥姥或者其他熟悉的人身边,甚至需要抱着”,“ 天气好的时候我也经常带他出去玩,公园、商场,一些景点。
去这些地方的时候宝宝并没有怕见人或者哭闹,相反还很开心”,从这些表现看起来,这是在面对陌生人时的正常的、寻求安全支持与安慰的表现。
试着想象一下:如果我们工作上被安排接见的来客个头高大、样貌粗犷而让人感觉不大友善,而我们却需要尊重对方的礼仪握手、碰鼻……即便是成年人的我们是不是也会心生畏惧?
所以在面对这个场面的时候,在和孩子做一些不见声色地调整时,保持陪伴者的平和稳定的情绪、语气和表情来面对孩子的情绪及状况:
1.告诉他发生的事情并尝试理解他的感受:阿姨/叔叔是爸爸妈妈的朋友,他们来家里和爸爸玩、和爸爸聊天,也很喜欢你。你看到阿姨/伯伯害怕,不知道怎么办。
2. 给予安慰和支持,增强他的安全感受:妈妈在、妈妈陪着你,在家里玩很舒服的。
3. 找到一个舒服合适的距离,陪伴孩子玩熟悉的玩具或游戏。 “舒服合适”的标准视乎孩子的感受,例如与陌生人保持1米距离时他会紧紧地贴着家人不愿下来玩耍甚至哭泣,那么这个1米的距离对于他来说仍然是不安全和令他焦虑的,那就需要到更远的地方玩耍,有时候不妨考虑一下暂时停留在房间。
4. 避免斥责,如:“你这个胆小鬼”、 “小气包”、“哭什么哭、抱一抱又能怎么样了”之类的话;避免勉强孩子接受陌生人的“喜爱和逗弄”,如强行抱娃、亲娃、塞玩具给他等。
5. 允许孩子观察,在孩子觉得安全、愿意有进一步的试探时给予积极的鼓励,如:想玩那个球去试试(球在离客人较近一点的地方)。在初步熟悉客人并且不抗拒、甚至与他玩耍时给予及时的反馈积极感受与经验,例如:嗯、原来试试会发现阿姨也很好玩,跟阿姨也玩得很开心。
有的时候,细心观察可能会发现,和某些人在一起、某些接触孩子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见到陌生人的表现。
例如,越是“热情”的陌生人、越是看起来让孩子感觉“凶”的生人,他们越容易出现抗拒、害怕、甚至因此而哭泣不安。
就如前面提到的那个接待的来客,当我们心生畏惧的时候,他还“热情”地拥抱、拉起手套热乎,我们会愈加感觉不安的。
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处理,既能帮助我们提前应对尴尬,又能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帮助孩子拓展更多积极的社交经验。
1.告诉朋友,孩子见到他可能会有的反应。
2.期望朋友帮助的地方:接纳孩子的反应(不妨用微笑看表示接纳),然后帮忙“照顾”自己、让自己找个地方坐下来,或者直接和爸爸或者妈妈找个地方聊天做事,这样会让孩子更快地感觉安全和接纳。
3.在孩子试探时(例如去到朋友周围拿取玩具、或者观察他)不妨微笑一下或者气定神闲地照顾好自己,如果孩子表示有兴趣再慢慢开始和他的互动游戏,如果孩子马上做出开始见到时的行动、那么暂时避免进一步的行动。
还有需要更细致地考虑的一些情况是:“因为是早产宝宝,所以从小呵护就比较小心”,平时陪伴和养育的过程中是否常常担心他的各种状况、家人本来就有很多的担心及不安传达给他?又或者会常常限制他的学习和试探、吃穿等包办照顾过多而给予错误的信息让他感觉自己做不好?
一般说来,1岁半后、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自主能力的增强,害怕陌生人的情况会逐渐好转。如果孩子害怕陌生人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善甚至加剧,或者即便是没有陌生人的时候也会表现出紧张不安,就需要及时就诊儿童心理专科医生、去探讨更详细的个体情况了。
参考文献
1.http://m.raisingchildren.net.au/articles/fear_of_strangers.html
2.Laura E. Berk.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, 6th Edition.
顾莉萍
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育行为儿科硕士。擅长情绪行为问题;行为能力问题;重复刻板动作;日常儿童心理行为养育问题;常见的婴幼儿饮食养育咨询;儿童发育行为问题及家庭养育指导等
END
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,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。
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,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,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,欢迎写信给我们。
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,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。
信箱地址:yaehermailbox@163.com 欢迎来信